环县道情皮影戏是甘肃省的传统戏剧。 环县道情皮影是“道情”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已有千年历史。历经沧桑,形成了环县独特的道情皮影戏。经清末“道情皮影大师”解长春等一代人的改革创新,使其更加完善。它与当地人民的习俗信仰水乳交融,形成了以环县为中心,延伸至周边的华池、庆城及宁夏盐池、陕西定边等县在内区域的播布现状。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优美独特的道情音乐唱腔和精湛的皮影制作及表演上。 环县道情皮影戏遗产在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20世纪50年代,环县道情皮影三次进京演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高度赞誉,并最终发展为甘肃惟一地方剧种——陇剧。
2007年9月以来,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团先后七次应邀出访法国、德国、奥地利、荷兰、比利时、瑞士等欧洲六国,向海内外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现环县仍有50余家皮影戏班,280多名艺人常年走乡串户演出,规模之大全国罕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高清旺
高清旺,男,汉族,生于1963年3月14日,甘肃省环县洪德乡肖关村人。环县首批县级道情皮影传承人,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道情皮影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环县道情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高清旺自幼受其外公梁实仓影响,16岁便随外公学唱皮影戏。1986年购置了戏箱,开始组班演出,90年代在演出的同时学习皮影雕刻,熟练掌握了一套皮影雕刻技术,并广收学徒,带领本家族20多人成立了“高氏家庭皮影雕刻作坊”。其先后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乡村青年文化名人”、被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甘肃省道情皮影艺术家”、被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民间皮影艺术大师”、被甘肃省文化厅评定为“甘肃省农村实用文化人才——皮影制作技艺”副高级职称,2008年2月,被文化部确认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环县道情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