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陇原资讯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0931-4867676
    广告

    记忆 | 老平凉城地名里的时代印记

    2025-04-14 06:54:07

       作者:善举之行

    阅读:174

    评论:0

    举报

    [摘要] 平凉市崆峒区档案馆藏中珍藏着一份《明代平凉府城图》,泛黄的宣纸上,墨线勾勒的“韩王府”“崇文书院”“演武沟”“塔寺”等标志性地名名称,与现在卫星地图上的“崆峒区人民政府”“柳湖书院”“演武沟”“宝塔公园”高度契合,经过档案开发人员的翻阅、对比,两张地图在沉睡中慢慢苏醒,那些被岁月揉皱又抻直的街巷之名

    平凉市崆峒区档案馆藏中珍藏着一份《明代平凉府城图》,泛黄的宣纸上,墨线勾勒的“韩王府”“崇文书院”“演武沟”“塔寺”等标志性地名名称,与现在卫星地图上的“崆峒区人民政府”“柳湖书院”“演武沟”“宝塔公园”高度契合,经过档案开发人员的翻阅、对比,两张地图在沉睡中慢慢苏醒,那些被岁月揉皱又抻直的街巷之名,在一份份具有时代印记的档案中,留下了特有的崆峒记忆。

    明代平凉府城图。

    1945年平凉城地形要图。

    军事要塞的守护烙印

    “平凉居雍凉之交,襟带戎羌,控制要害”,为战略要地,是国家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嘉靖《平凉府志》中有“演武巷”曾“日训弓马三百,夜闻金柝不绝”的记载;《平凉史话》中记录,十万沟因黄帝带领十万兵马来此练得精兵,所以取名十万沟;草峰镇之名称由来是因为那里水草丰茂,专供皇家放马之用;歇马店因马队曾在此处歇息而得名。至今崆峒山中台上还立有秦皇汉武登临崆峒的石刻,北塬、南塬上还留存着古烽火台的印记,因一棵棵左公柳而得名的柳湖公园也成为了这方水土拥有的珍贵遗产,柳湖书院、龙隐寺、安国镇、史家沟,这些被时代镌刻的地名记忆,也将冷兵器时代崆峒的军事要冲地位,深深烙印在青石板路上。 

    民国时,留存的平凉四大城门、药王楼、传教士开设诊所、晓星女校及张恨水《西行杂记》中1934年平凉城东关照片,《平凉城地形要图》中“车站街”“西兰公路”“军械库”“碉堡”“牛市巷”“油库”,以及仍旧在平凉方言中存续的“教场街”“马道门”,这些沉睡的坐标如经络般纵横交错,成为崆峒军事要塞的守护烙印。

    破旧立新的红色基因

    1950年《平凉城区街道整顿草案》中,泛黄的宣纸上,钢笔书写的“解放”“人民”“胜利”等字眼力透纸背,墨迹间翻涌着新中国的澎湃心潮。

    根据馆藏档案查阅,新中国成立后,对原有的个别街道进行了更名,如解放路、新民路、胜利桥、人民广场等大的地标建筑。至1966年在具有时代特征的年份里对全区街道巷道进行了彻底更名,如吉祥巷更名为红星路、九天庙巷更名为战胜路、举人巷更名为群众路、法院街更名为八一路、紫金城更名为中华路,还有更具特色的前进路、向党路、英雄路、东风街、反帝路、红岩路、抗美新村等。通过统计,本次有186处路、巷、村进行了重新更名。

    因工业发展而命名的道路记忆,也成为了崆峒发展的历史铭刻 。1965年的平凉城市规划图显示的“钢铁巷”“跃进路”的命名轨迹与“三线建设”布局高度重合,至今仍在延用的虹光路、丰收路、建华路仍传递着那个火红年代的体温,形成触手可及的工业化时代脉搏。

    改革春风的地名嬗变 

    《1980年关于平凉县街、路、巷更名、命名的请示报告批复》在档案中显得尤为重要。这份伴随改革开放诞生的蓝图,不仅将明代城墙基址转化为通衢大道,更以“崆峒”这个文化符号取代了原有的“建设路”,彰显出从工业思维向人文精神的转型。《批复》中,城关镇更名道路四十三条,将胜利新村更名为东台、爱国新村更名为红照壁沟、人民东街一巷更名为宝塔巷、东风新村更名为东瓜园,还有现在我们按照地名就能准确在脑海中定位的黄家园、过店街、沙岗巷、南极巷、文化街等地名,也在这份文件中被认可确定,这是继1966年又一次大范围的街巷更名。

    1980年平凉县街、路、巷更名、命名请示报告(批复)。

    平凉县街巷更名汇总表。

    档案中记载,《平凉市“1993”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中九件民生大事,第一件就是针对平凉自古一条街的现状,建立“两通两达”工程。《通知》要求西兰公路平凉城区过境干道改建及拓宽,宝塔路与西兰公路过境干道同步进行建设,解放北路、同善巷年内建成,平凉市民为“两通两达”工程也踊跃捐款。这是崆峒区城市道路发展的最重要的工程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又有很多更具特色的地名被逐渐认可,如:平凉商城、中山商场、盘旋路、新世纪B座、新民商厦、南门十字步行街、世纪花园、广成路、崆峒大道等这些因经济、文化发展而命名的地名标志,填满了改革春风与新时代发展的印记。

    平凉市“1993”计划实施方案通知。

    《通知》中“两通两达”工程部署文件。

    道路名称的时代印记,既有宏大的历史叙事,亦温润了人间记忆的烟火。下一次走过崆峒大街小巷时,请记得脚下的沥青之下,层层叠压着崆峒千年的沧桑与巨变,百年的理想与追寻,它正等待被时代记忆,被光束再次照亮。

    来源:泾水副刊

    关键词: 记忆 老平凉 地名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可用: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